「九厘米?」「十八麥?」,這不是經典電影,更不是功夫片,而是青年農夫馬聿安逐夢務農自創的稻米與小麥品牌,頂著博士生高學歷光環,依舊彎腰下田,親近土地,更創立「毗耕計畫」,誓言改變社會對農民的觀感。

 

 

根據統計,台灣一年消費約130萬公噸小麥,但超過99.9%的小麥都是進口的,小麥,對臺灣人來說,就是進口的玩意兒,但在台中當季好物展上,馬聿安特地請來烘焙大師呂易儒,用臺灣的蛋蕉和臺灣的小麥,製作出最具臺灣味的蛋糕和餅乾,不讓進口小麥專美於前,馬聿安種出的本土小麥,一點兒都不輸給進口小麥。
 
馬聿安,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博士候選人,放棄當白領,卻選擇當農夫,一個被認為已是夕陽產業的行業?一切得從阿公那塊0.9分的田地說起。熱愛大自然與土地的他,經常跑到祖父留下­的九厘農地思考,他領域到,台灣農業的新希望可以從這九厘地開始,於是,大三那年,立志從農,接手祖父的田地,從此走上農業的「不歸路」。感念祖父留下的九厘地,於是,在祖父田裡長出的稻米就叫「九厘米」。
 
他將自己的農業理想化為「毗耕計畫」,希望耕者有毗。他解釋,毗代表幫忙、協助,也有連接的意思,田埂是連接田與田之間的通道,更是農民彼此間情感和文化交流的平台,透過互相幫助,為每個耕種者創造友善的空間,讓每個人都可以是別人的毗。他希望可以重新建立耕者­、消費者和大自然間的互利關係,用更友善土地的方式來耕種。
 
 

 

計畫正一步步進行,原本念電子的他,轉考可將工程與農業結合的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,運用專業,將電子應用在農業上,將興趣與專業結合,開創出新的火花。然後,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以契作方式找到農夫合作,直接幫助農民的收入,更間接影響了農作的方式。
 
現在,他和哥哥馬聿平兩人在家鄉大甲種植水稻已經七年,更從2011年開始,採不捕鳥、不用農藥化肥的方式,復耕了3公頃的小麥,屬於硬紅麥品種。馬聿安說,在台灣中部,小麥從10月底到隔年3月是最適合種植小麥的季節,且這樣的種植史可以溯源至日治時期,曾經種植面積達到1.3萬公頃,然而,小麥種植權力在過去2~30年被北美地區以低廉的價錢與行銷優勢取代原來土地上的小麥,讓人逐漸遺忘。
 
從土地到餐桌,從祖父到外祖母,「十八麥」的命名來自馬聿安外祖母的故事,西元1918年出生的外祖母,中國大陸淪陷後來台,雖然失去了大部分的財產,但她還記得土地裡麥香的滋味,一直在臺灣找尋記憶中單純的麵粉、單純的麵食味道,馬聿安想要把外祖母舌尖上豐富珍藏的味道給找回來,傳給下一代的臺灣人。
 
2015年1月,十八麥的磨麵粉機正式啟動,並由農委會台中農業改良場檢測相關含水率、蛋白質、灰份、沉降性等參數,並且與烘培師傅們來回測試、討論,磨出由台灣小麥做的白麵粉。七月,在台北建國花市的台中當季好物展上,「十八麥」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,許多媽媽們對他說:「就是要找這種單純的麵粉,你們在做一件對的事!」,這讓馬聿安大受鼓舞,知道自己已經為台灣農業的改變跨出一大步。

 

資料來源 https://life.tw/?app=view&no=321837

新鮮的十八麥 https://www.foodtastic.com.tw/categories/18whe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