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在台灣的平價超市、手搖飲店,乃至日本的超市,正悄悄地出現以國產大豆製作的食品,背後推手是由馬聿安串聯全台約三百位農友,轉作雜糧的豐美成果。

 

穿著吊帶褲、曬得黝黑的馬聿安一見面就說,要帶我們去一個很浪漫的地方。在台中外埔,與稻米輪作的蕎麥田,剛開花的蕎麥在陽光下漾著一片粉白光,不時可見蜜蜂穿梭採蜜。他開心地告訴我們,這就是與台灣養蜂協會合作,推出的「蕎蜂連線」。讓蜜蜂在缺乏蜜源植物的冬季有新鮮的花蜜可採,而採蜜的行為也促進了蕎麥產量,形成蜜蜂、蕎麥、人的三贏局面。

 

從雜糧切入 為農業困境找出路

這位不時誇張大笑到腰都直不起來的青年,頂著農機博士頭銜,卻選擇下田務農,一方面是喜歡大自然,希望工作能與大自然互動,另一方面,則是在學習過程中,有著解不開的疑惑。

 

「我念的是農業機械,這個系所長年推動台灣農業自動化發展、研發各種農業機具來解決農民生產上的困難。」但他卻發現,例如稻農雖然可以透過農機代耕,輕鬆搞定水稻耕作上最吃重的3項工作:翻田、插秧與收割,又有很多相關輔助工具可使用,卻依舊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困難,這讓他決定「跳下來成為農民,藉由實地耕作找答案」。

 

2009年他以祖父留下的一塊田試作,從中發現農民除了得面對各種結構性問題(如地方派系或農業用水),還有更大的共同敵人── 氣候變遷及國際貿易競爭(如其他國家以大量補貼政策,對外傾銷農產等);尤其歷經2010年食安風暴後,懷抱理念的青農輩出,如何結合這股力量解決農業的諸多困境,就成了刻不容緩的挑戰。

 

他從雜糧種植切入,繼成立產銷班,2015年串聯北中南三百多位農友,成立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,至今契作面積已達五百公頃,種植大豆、小麥、蕎麥、燕麥、高粱等雜糧,穩坐國產雜糧生產冠軍。

 

國產雜糧營養豐富,大規模種植能促成環境與土地的永續。

參與式契作 把雜糧種回來

馬聿安說,台灣在日治時期就有種植小麥、大豆等雜糧的紀錄,在1960年代以前全台超過八萬公頃的大豆與小麥種植面積,可惜後來雜糧多仰賴進口。以黃豆為例,台灣每年進口超過兩百五十萬公噸,食用市場僅占十分之一,其中超過半數為基改豆。「我們就從食安跟新鮮切入,把雜糧種回來。」他進一步解釋,雜糧屬旱作,能適應越趨極端的氣候,若能達到自給自足,也能有效降低對於進口的依賴,更重要的是,能讓全民以合宜的價格吃到新鮮又營養的雜糧,同時達成環境、土地的永續,是一個全新的變革。

 

在合作社運作的過程裡,馬聿安則積極尋求一個中庸共好的模式。一方面讓青農加入,解決農村人才老化的危機,另一方面則可讓老農延緩退休,也就是他口中的「銀青共創模式」。「雖然水稻機械化程度高,但繁重的農事,加上旱季需搶水,讓稻農通常年近七旬就考慮退休。」馬聿安說,雜糧屬於旱作,相對容易照顧,台灣農友平均年齡為62歲,以雜糧為主力作物的中都農友可達67歲。

 

此外,他捨棄傳統的收購方式,改以「參與式契作」,從優良種子的提供、代耕參與、濕豆分級收購、推動共同集中乾燥等,與農友一起解決生產遭遇的所有問題,也共享獲利。馬聿安笑說,為此他們還製作了A3大開本、圖文並茂的教材手冊,與老農友解說生產流程;為了讓老農友來上課,還絞盡腦汁設計活動邀請他們出遊兼參訪,「他們種一輩子的田了,只要肯種雜糧,一定很快就上手。」此外,他也以「讓利」的方式,取得農友的信任與支持。

 

 

看更多→ https://tlife.thsrc.com.tw/tw/article/1745

國產優質雜糧→ https://www.foodtastic.com.tw/